千古倪师 千古倪师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和解剂
      • 固涩剂
      • 安神剂
      • 开窍剂
      • 治燥剂
      • 治风剂
      • 泻下剂
      • 消食剂
      • 涌吐剂
      • 清热剂
      • 温里剂
      • 理气剂
      • 理血剂
      • 痈疡剂
      • 祛暑剂
      • 祛湿剂
      • 祛痰剂
      • 补益剂
      • 解表剂
    • 中药
      • 下乳药
      • 利水渗湿药
      •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安神药
      • 平肝潜阳药
      • 开窍药
      • 息风止痉药
      • 拔毒化腐生肌药
      • 收涩药
      • 攻毒杀虫止痒药
      • 止血药
      • 泻下药
      • 活血化瘀药
      • 消食药
      • 涌吐药
      • 清热药
      • 温里药
      • 理气药
      • 祛风湿药
      • 补虚药
      • 解表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 0

禹余粮

易中有益
2年前
禹余粮-千古倪师

名称

Limonite

太一余粮、石脑、禹哀、太一禹余粮、白余粮、天师食、山中盈脂、石饴饼、白禹粮、禹粮石、余粮石、禹粮土

  1. 太一余粮
  2. 石脑
  3. 禹哀
  4. 天师食
  5. 禹馀粮
  6. 太一禹余粮
  7. 白余粮
  8. 山中盈脂
  9. 石饴饼
  10. 白禹粮
  11. 禹粮石
  12. 余粮石

禹余粮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矿石。采挖后去净杂石即可。

【原形态】

褐铁矿,非晶质。常成葡萄状、肾状、乳房状、块状、土状等集合体。颜色为褐色到黑色,若为土状则为黄褐色或黄色。条痕为黄褐色。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泽,有时作丝绢光泽。不透明。断面为介壳状或土状。硬度1-5.5。比重3.6-4.0。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主要由含铁矿物经氧化分解后,再经水解汇集沉积而成。
  • 资源分布:主要产区有河北、江苏、浙江、河南。

性味

甘涩;平;寒;咸

炮制

  • 禹余粮:拣去杂石,洗净泥土,干燥即得。
  • 煅禹余粮:取净禹余粮,打碎,置坩埚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红透,倒入醋盆内淬酥,捞出,晒干。(每禹余粮100斤,用醋30斤)

性状

本品呈卵球形的结核状,有核心或中空,但完整者少见;通常壳层与核心分离,壳层碎成不规则余方块状或扁块状,大小厚薄不等;表面多凹凸不平;土黄色、黄褐色、褐色;内表面粗糙,附有土黄色细粉;体重质坚,但可砸碎,断面层状,色泽不一,土黄色、褐色、紫褐色、灰青色;各层厚薄不等,一般褐色层或紫褐色层最 厚。吣结核近圆球形,表面粗糙,附有细粉;黄褐色至褐色;断面不呈层次,而有许多蜂窝状小孔;有的砸破后,无核心,具黄粉,手触之污指,略有滑感。土腥 气,味淡。

禹余粮的效果

功效

为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一种矿石。 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

经脉

脾经;胃经;大肠经

主治

涩肠止血,收敛止泻。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

  • ①《本经》:主咳逆,寒热烦满,下利赤白,血闭癥瘕,大热。
  • ②《雷公炮炙论》:益脾,安脏气。
  • ③《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
  • ④《药性论》:主治崩中。
  • ⑤《日华子本草》: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漏等疾。
  • ⑥《纲目》:催生,固大肠。
  • ⑦《医林纂要》:补脾,敛固胃气,泻肝,去瘀血,厚大肠。
  • ⑧《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为撒布剂,治溃疡。配合他种强壮药,作补血剂。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
  •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禁忌

实证忌服,孕妇慎服。《本草汇言》:髓虚血燥之病勿用。

禹余粮的药方

  • ①治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禹余粮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
  • ②治冷劳,大肠转泄不止:禹余粮四两(火烧令赤,于米醋内淬,如此七遍后,捣研如面),乌头(川乌)一两(冷水浸一宿,去皮、脐,焙干,捣罗为末)。上药相和,用醋煮面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食前,以温水下五丸。(《圣惠万》神效太乙丹)
  • ③治女人漏下,或瘥或剧,常漏不止,身体羸瘦,饮食减少,或赤或白或黄,使人无子者:牡蛎、伏龙肝、赤石脂、白龙骨、桂心(肉桂)、乌贼骨(海螵蛸)、禹余粮各等分。上七味, 治下筛。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二。白多者加牡蛎、龙骨、乌贼骨,赤多者加赤石脂、禹余粮,黄多者加伏龙肝、桂心,随病加之。(《千金方》)
  • ④治妇人带下:白下,禹余粮一两,干姜等分;赤下,禹余粮一两,干姜半两。上禹余粮用醋淬,捣研细为末。空心温酒调下二钱匕。(《胜金方》)
  • ⑤治肠气痛,妇人少腹痛:禹余粮为末,每米饮服二钱,日二服。(《卫生易简方》)
  • ⑥治咳嗽则大肠遗矢者:禹余粮、赤石脂各等分。总和,以黑豆煮过,为极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服。(张元素)
  • ⑦治大风疠疾,眉发秃落,遍身顽痹: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为末,罐子固济,炭火一秤煅之,从辰至戌,候冷,研粉,埋土中,三日取出,每一两入九蒸九曝炒熟胡麻末三两。每服二钱,荆芥茶下,日二服。(《圣惠方》)
  • ⑧灭瘢痕:禹余粮、半夏等分。末之,以鸡子黄和。先以新布拭瘢令赤,以涂之勿见风,日二。(《千金方》)
  • ⑨治老人多滑泄气虚者,久不止 禹余粮四两(盐泥数层封固,炭火煅半日),白术八两,甘草一两,补骨脂三两,俱用酒拌炒,研为末,和入禹余粮末内。每服三钱,早晨参汤或米汤调下。或用饴糖作丸,亦可。(《方脉正宗》)
  • ⑩治妇人少腹痛,面青或黄或赤或黑,不能喘息 禹余粮,为末。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日二三服,极效。(《卫生易简方》)
  • ⑾治五劳七伤,气胀饱满,黄病四肢无力,女子赤白带,干血劳症,久疟痞块 余粮石二斤半,好醋八斤,同煮醋干为度。(《秘传大麻疯方》)
  • ⑿治产后烦躁 禹余粮一枚状如酸(饣兼)者,入地埋一半,四面紧筑,用炭一秤,发顶火一斤假,去火三分,耗二为度,用湿砂土罨一宿方取,打去外面一重,只使里内细研,水淘澄五七度,将纸淋干再研数千遍。患者用甘草煎汤调二钱匕,只一服,立效。(《经验方》)

0
诃子
上一篇
浮小麦
下一篇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

关注公众号 领取易学资料

聚合文章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倪海夏医案1272
倪海夏医案156
倪海夏医案58

推荐专题

65

倪师易经64卦

8

奇门遁甲

679

经方

统计

  • 4
  • 473

猜你喜欢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259个经方( 收藏)

1年前
4,370 50

网传倪师弟子地址信息

2年前
3,742 18

细辛

2年前
2,839 5

藁本

2年前
2,499 1

联系我们

一群热爱传统五术文化的人在此相聚

我的伙伴

希望站 汉唐倪师(旧站) 道教图书库

栏目

山 医 命 相 卜 加群 打赏 免责声明 浏览记录
Copyright © 2001-2025 千古倪师. Designed by nicetheme. 豫ICP备20001100号-6 豫公网安备41032702000225号
  • 山
  • 医
    • 倪海厦医案
    • 经方
    • 中药
  • 命
    • 紫微斗数
    • 生肖姓名学
  • 相
  • 卜
    • 64卦
    • 奇门遁甲
  • 希望站
  • 来点广告
  • 最近浏览记录

搜索

  • 经方
  • 补益
  • 清热
  • 倪师易经64卦
  • 祛湿
  • 理血
  • 解表
  • 理气
  • 紫微斗数
  • 痈疡

易中有益

3851
文章
1
评论
9K
喜欢